漏电起痕指数试验 CMA CNAS检测报告

公司简介
健明迪检测提供的漏电起痕指数试验,漏电起痕指数试验是一项检验材料表面在电场和潮湿条件下的绝缘性能的电气安全测试,报告具有CMA,CNAS认证资质。
漏电起痕指数试验是一项检验材料表面在电场和潮湿条件下的绝缘性能的电气安全测试。它主要用于评估固体绝缘材料抵抗由于电场、电解液共同作用下形成漏电痕迹的能力,这种漏电痕迹可能发展成为绝缘失效,导致电击、短路或火灾等危险情况。
具体试验方法是:在试样上施加电压,并通过滴落规定浓度的电解液,观察在一定时间内材料表面是否产生碳化通道或者材料是否被击穿。根据形成的漏电痕迹的程度和耐受时间,可以评价材料的相对漏电起痕指数(CTI)或 comparative tracking index。
这项测试对于电子设备、电器产品以及建筑用绝缘材料等的安全性能评估具有重要意义。
检测标准
漏电起痕指数试验标准主要指的是GB/T 4207-2012《固体绝缘材料在潮湿条件下相比电痕化指数和耐电痕化指数的测定方法》,这是中国国家标准,用于评估固体绝缘材料在潮湿条件下的耐漏电性能。
另外,国际上还有IEC 60112:2009《固体电气绝缘材料的耐电痕化和相比电痕化指数的测定》这一标准,它与GB/T 4207-2012基本一致,是国际电工委员会制定的全球通用标准。
这些标准适用于测量和比较不同固体绝缘材料在相同电压、相同条件下的漏电起痕性能,通过该测试可以有效预防因材料表面漏电痕迹而导致的电气设备故障或火灾等安全事故。
检测流程
漏电起痕指数试验(CTI,Comparative Tracking Index)是一项评估固体绝缘材料表面在潮湿条件下的耐漏电性能的重要测试。其主要流程大致如下:
1. 样品准备:按照标准(如IEC 60112,GB/T 4207等)要求裁剪被测材料为规定尺寸和形状的试样。
2. 试验设备设置:调整试验机的电极间距、电极形状、电压升高速率以及滴液装置,确保满足测试标准要求。
3. 环境调节:将试样置于规定的环境条件下进行预处理,比如恒温恒湿环境中放置一段时间,以消除材料内部应力和湿度影响。
4. 施加电解液:通过滴液装置向试样表面连续或间歇地滴落规定浓度的电解液,通常为氯化铵-醋酸溶液。
5. 升压测试:从一个较低的电压开始,按照设定的速度逐步增加电压,同时观察并记录试样表面的痕迹情况。
6. 判定结果:当出现碳化通道或者试样发生闪络、击穿等现象时,记录此时的电压值,此电压即为该材料的漏电起痕指数(CTI)。若在最高测试电压下仍无明显痕迹,则以最高测试电压作为CTI值。
7. 重复试验与报告:为了保证结果的可靠性,一般需要对同一材料取多个试样进行多次试验,并出具详细的测试报告。
以上就是漏电起痕指数试验的一般流程,具体步骤可能会根据实际采用的测试标准和实验室操作规程有所差异。
漏电起痕指数试验
行业解决方案
我们的服务
官方公众号
客服微信

为您推荐
汽车耐候性测试

汽车耐候性测试

汽车功能性测试

汽车功能性测试

横纹抗压弹性模量测定

横纹抗压弹性模量测定

木材抗劈力试验

木材抗劈力试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