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T 5121.18-2008 铜及铜合金化学分析方法 第18部分:镁含量的测定
来源:健明迪检测
公司简介
健明迪检测提供的GB/T 5121.18-2008 铜及铜合金化学分析方法 第18部分:镁含量的测定,在GB/T5121.18-2008中,Mg含量的测定主要涉及以下步骤: 1.将被测物质放入称量管中,调节pH值至9左右,使用移液器将被测物质取样,报告具有CMA,CNAS认证资质。
在GB/T 5121.18-2008中,Mg含量的测定主要涉及以下步骤:
1. 将被测物质放入称量管中,调节pH值至9左右,使用移液器将被测物质取样。
2. 样品混合均匀后,加入适量盐酸进行洗涤,洗涤过程中加入水以保持溶液的稳定。
3. 洗涤完毕后,将被测物质过滤,得到经过滤过的溶液。
4. 在吸取大量滤液时加入蒸馏水,用酒精灯进行冷却。最后使用天平精确称量出溶液的质量,并将其转换为毫克数。
5. 对于铜合金,可以通过测量其质量分数来确定其Mg含量。
需要注意的是,在实际操作中,还需要考虑其他因素如纯度、滴定速度等因素,以确保结果的准确性。
GB/T 5121.18-2008 铜及铜合金化学分析方法 第18部分:镁含量的测定标准
GB/T 5121.18-2008中的镁含量测定标准主要涵盖了其在工业生产中的应用。在这一标准中,给出了三种常用的方法:离心分离法、磁性滴定法和原子吸收光谱法。
1. 离心分离法:
这种方法通过离心将镁离子和其他杂质从溶液中分离出来,然后通过测量凝固点来确定镁元素的存在。常用的离心设备包括离心机、离心管等。该方法的优点是操作简单,能快速准确地确定镁的含量,但缺点是对于含有其他杂质的混合物可能不灵敏。
2. 磁性滴定法:
磁性滴定法主要是利用电流的变化来影响离子的迁移速度,从而得到金属的浓度。常用的磁性滴定试剂包括银盐溶液、氢氧化钠溶液、碳酸钠溶液等。该方法的优点是稳定性好,对实验条件的要求相对较低,但缺点是操作复杂,需要专业的操作人员进行。
3. 原子吸收光谱法:
原子吸收光谱法是利用原子发射出的光束对样品进行吸收,再用电子吸收光谱仪对吸收光谱进行分析,以获取样品中的金、铜等元素含量。常用的原子吸收光谱试剂包括氢氧化物溶液、酸性物质溶液、氮化物溶液等。该方法的优点是灵敏度高,可以精确地测得各种元素的含量,但缺点是需要使用特殊光源,且成本较高。
以上三种方法在实际操作中通常结合使用,以提高分析的准确性和效率。在处理含有多种杂质的混合物时,可能需要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测试方法,并注意保护环境和安全。
GB/T 5121.18-2008 铜及铜合金化学分析方法 第18部分:镁含量的测定流程
步骤:
1. 准备实验设备和工具,包括但不限于天平、量杯、测量笔、试管、待测金属样品等。
2. 准备一支标准溶液,用于制备基准溶液。标准溶液中加入适量的盐酸或硝酸,使其呈酸性。然后将溶液放入一定体积的恒温容器中,控制温度至室温。
3. 加入已知浓度的锌粉,并调节pH值到9,让其充分反应。为了保证样品中的锌完全反应,可以加入少量的水,但不能超过5ml。
4. 使用天平称取适量锌粉,放入计量瓶中。然后盖上瓶盖,摇晃均匀,直到锌粉完全溶解。
5. 将溶液倒出,晾干,备用。
6. 在试剂桶中倒入蒸馏水,调节pH值为7。然后将锌粉末倒入蒸馏水中,用玻璃棒轻轻搅拌,确保锌完全溶解在水中。
7. 继续调节pH值至8左右,等待2分钟,直至溶液呈乳白色。
8. 将溶液转移到导电兼容性的瓷管中,使用橡皮泥固定。
9. 将观察器放在试管底部,用光线照射到导电兼容性的瓷管上,利用光谱法进行分析。
10. 记录分析结果,如果实验数据不准确,需要重新调整仪器和步骤,以获得更准确的结果。
需要注意的是,每种金属都有不同的测量方法和过程,具体的测定方法可能会根据具体情况而有所不同。